第一节 四季度物流行业整体状况分析
现代物流业是新兴的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对现代物流业高度重视,“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将“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单列一节;2007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服务业工作会议,也都把推进现代物流业作为服务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近年来,在各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现代物流业取得长足的发展。已跨越“起步期”,逐步进入理性、务实、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一、当前我国物流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趋势更加明显
随着物流业发展,企业物流逐步由“小而全,大而全”向“主辅分离、服务外包”转变。销售物流外包以5%-10%速度增长,运输与仓储外包以10%-15%速度增长,运输业务委托第三方已占企业运输业务的67.1%。企业物流外包由简单的运输、仓储环节向增值服务和一体化物流模式延伸。制造业和物流业融合,二产与三产联动发展已成为物流发展的新趋势。
(二)我国物流企业快速成长
各类物流企业通过重组转型、整合并购、战略联盟,加速做强做大。目前,年营业收入前50名物流企业中,超过100亿元的有4家,超过50亿元的有8家,超过10亿元的有34家;排名第50位的为3.5亿元,比2005年的第50位增加1亿元。
(三)物流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根据WTO的承诺,外资企业已全面进入我国物流市场。联邦快递、总统轮船、荷兰天地、马士基等企业分别采取独资、合资和并购等形式加快业务整合和规模扩张,加剧我国物流市场的竞争。中远、中外运、中储控股、中邮物流、中铁快运等国内大型物流企业加快改制重组,创新业务模式,整合外部资源,注重运营规模和效益,积极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四)增值服务、业务创新成为物流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近年来,由于油价上涨、人力成本升高等因素,物流企业的运营成本大幅提高。同时,随着行业竞争加剧,物流服务收费普遍降低,运输和仓储等基础性服务已进入“微利时代”。物流配送、加工、包装、代理、仓单质押、供应链管理等增值服务快速发展。当前,配送、加工、包装等业务就同比增长30%。物流企业的效益越来越依赖于业务模式和盈利模式的创新。
二、近年来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主要工作
现代物流业是跨行业、跨部门的新兴复合型产业,业务范围涉及生产、流通、运输、代理、仓储、信息等诸多领域。为加强综合协调,促进政府部门间的协作配合,努力营造有利于物流发展的良好环境,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建立由13个部委和2个协会参加的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部际联席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制定物流发展规划和政策,协调解决物流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推进物流业健康快速发展。两年来,主要抓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制定物流相关专项规划
配合国家“十一五”规划,交通部编制并发布《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铁道部制定《关于促进铁路现代物流发展的指导意见》,民航总局出台《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编制《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目前正在编制《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
(二)放宽物流市场准入标准
规范企业登记注册前置性审批,取消经营国内铁路货运代理、水路货运代理和联运代理的行政性审批和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经营资格审批。商务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物流领域吸引外资工作的通知》,放宽外商投资物流企业的市场准入标准。民航总局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国内航空货运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进一步放宽民用航空销售代理市场准入,允许港(澳)独资企业在内地设立航空运输销售代理企业。
(三)组织开展物流企业税收政策试点工作
在有关方面的支持配合下,国家税务总局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开展2批、近200家物流企业营业税差额纳税的试点工作。按同口径计算,每个企业平均减少重复纳税额87.5万元。同时,国家税务总局还对物流企业统一缴纳所得税的申报程序和办法进行改革。
(四)进一步改善口岸物流的通关环境
海关总署积极推进保税物流中心的试点工作并实施有效监管。在全国范围内打破直属海关之间的关区界限,全面实施“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模式。积极推进关检合作机制,使出口通关速度进一步提高。
(五)加强物流市场监管
商务部会同财政部、交通部、税务总局、质检总局等部门开展清理市场经济活动中地区封锁规定的工作,清理影响物流发展的地方文件300多件。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共查处交通运输投诉案件4000多起,查处地方保护和地区封锁等行政性垄断案件10多件。
(六)稳步推进行业基础性工作
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建立物流统计核算制度。国家标准委等八部门联合编制“十一五”物流标准规划,组建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完成多项物流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物流人才教育培训、科技创新和理论研究等行业基础性工作稳步推进。
三、继续推进物流业发展的重点
(一)进一步落实促进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结合物流业发展的实际,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印发的《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以及各有关部门关于促进物流发展的有关政策。一是继续制止行政性垄断,打破地区封锁,创造统一有序、公平竞争、服务高效的市场环境。二是进一步完善物流企业的税收政策,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加快解决物流企业营业税重复纳税问题。三是继续推动通关改革和保税物流监管改革,加快物流信息监控系统建设,实现海关有效监管与高效运作的有机统一。
(二)加强对物流业发展的引导
抓紧出台全国现代物流业发展专项规划,引导和督促各地物流牵头部门加快制定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规划。积极推进制造业物流外包和流程再造,鼓励制造业与物流业互相融合,联动发展,全面提升物流业的发展水平和制造业的产业升级。
(三)加快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
积极推进铁路、港口、船公司、大型物流企业的战略合作。加强铁、公、水不同运输方式的衔接,促进多式联运发展。大力推动甩挂运输。鼓励货运车型逐步向多轴化、重型化、厢式化方向发展,提高运输效率,节约能源消耗。
(四)加强物流的基础性工作
继续落实《全国物流标准2005年—2010年发展规划》,抓好国家标准的立项和编制工作。同时做好已出台的物流国家标准的宣贯实施工作。积极推进各地物流统计核算工作,完善物流统计工作体系。
四、物流需求系数分析
我国物流需求系数一直呈上升趋势,“八五”时期平均为1.6,“九五”时期平均为1.7,“十五”时期平均为2.2,2006年为2.8,表明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对于现代物流发展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表格 15 “八五”以来单位GDP物流需求系数
时期或年份 物流需求系数
“八五” 1.6
“九五” 1.7
“十五” 2.2
2006 2.8
目前 3.2
物流需求规模扩大,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基础保障,特别是对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贸易三大需求增长的推动更为明显。国民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又促进物流业的迅速发展。
表格 16 社会物流总额构成及增长变动情况(单位:亿元)
绝对额 同比增长% 在物流总额中
所占比重%
农产品物流总额 12049 16.9 2.24
工业品物流总额 469809 27.2 87.47
进口货物物流总额 53041 13.9 9.88
再生资源物流总额 1978 17.6 0.37
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 209 15.5 0.04
五、物流业增加值及结构分析
当前,物流业增加值完成11311亿元,同比增长17.6%,同期加快3.4个百分点,占服务业全部增加值的17.6%,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业完成8357亿元,同比增长16.6%;仓储业完成539亿元,同比增长18.3%;贸易业完成1343亿元,同比增长16.5%,邮政业完成150亿元,同比增长15.2%;配送、加工和包装业完成867亿元,同比增长31.3%,虽然绝对规模不大,但增幅位居各行业之首,比平均增幅高出13.7个百分点,表明我国配送、加工等现代物流业务正加速发展。
第二节 物流细分行业运行动态分析
一、第三方物流分析
(一)第三方物流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国内450家大中型企业45%将在未来一两年内选择新的物流商,其中75%的企业将选择新型物流企业,而不是原来的仓储运输企业,64%的企业将把所有的综合物流业务外包给新型物流企业,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市场需求相当可观。
中国潜力巨大的物流市场吸引国际众多货运巨头的目光,近些年以来,以DHL、UPS为首的外国物流企业纷纷进军中国市场,未来几年中国物流业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中国物流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另一方面,国内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分布分散、经营规模有限,在市场环境业已孕育成熟,又面临众多虎视眈眈的国外巨头竞争者的最紧要关头,快速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应对暴风骤雨般的挑战是最为迫切需要采取的措施。
2007年,以上海新发展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上海实业外联发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上海全方物流有限公司、南京王家湾物流中心为代表的本土专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在上海博科资讯的协助下打造强有力的信息化操作系统,在物流管理信息化之路上,为众多中小型同行业企业开一个好头。
(二)交通运输行业通融资分析
公路运输总量指标07年前11个月保持较高的同比增速,客运和货运周转量均保持着超过12%的同比增长,维持在历史较高的水平之上,行业内公司盈利能力维持良好的增长趋势。
对于公路权益转让办法出台时间不应过于乐观,控股股东也并非有足够的动力注入资产,应该把更多的关注放在高速公路公司自身业绩的稳定持续增长上。
未来行业性的机会除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外,主要将来自于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高速公路收费权期限约定、收费定价权的缺失和增长的相对低速性,行业内公司具有持续发展性、一定的定价权相关、收益质量稳定的特点。
而行业内的风险来自于高铁的竞争、治理结构带来的非经济性决定、加息通道中的财务压力和未来政策的不确定性,但综合影响仍然小于行业发展的大趋势。
重点关注具有良好的地理和经济环境、自身业绩稳定持续增长的公司,适当关注具有资产注入预期的公司,此外是将要进入扩建或者大修的公司。
(三)钢铁物流
钢铁行业的关注程度仅次于房地产,国家每次调控的时候总是把钢铁放在最引人注目的地位。过去五年或者过去的七年时间中,钢铁业经历一次难得的繁荣。未来五年、十年乃至更长时期,中国钢铁工业一定是稳步上扬的趋势。但要看到未来的钢铁工业还会有波动。
钢铁工业的繁荣需要一个繁荣的流通领域来支撑它。现在国家的钢铁流通领域进入战国时代,光钢铁的远期交易就有很多交易市场,这是一个繁荣的表现,也是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个重要的成长标志。但应该注意到,这个繁荣它是一种在自在状态下形成的繁荣,在市场引导下形成的繁荣。钢铁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需要把这种自在的状态变成一种自卫的有组织的状态,在这种有组织的状态中,必然就需要有一些龙头企业,有一些核心的机构来组织、来推进,也需要整个社会共同的支持,共同的去形成有规则的市场、有制度的市场和有组织的体系。
在这个体系的形成过程中,也是这个领域竞争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谁会成为最后的主流,谁会成为最后的主宰者,谁会成为下一个阶段钢铁物流、钢铁贸易领域的佼佼者,这样的企业应该具备这样几个条件。
第一,要有足够的全局观念,要从整个钢铁行业和贸易行业发展大局去思考问题。
第二,要有足够的市场扩张能力和兼容并蓄的接纳精神,其实这个企业有多大,不是看它多有钱,而是看它的资源调配能力,这种资源调配能力一方面取决于资源,另一方面取决于企业抱负,对资本市场上一种力量的截取。
第三,需要一个有力的行业组织,引导、推动、带动这个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钢铁行业必然推动钢贸行业一天一天的成熟,一天一天的壮大,这是必然的过程。
二、区域物流发展动态
(一)深圳“有形之手”力推物流业迈向高端
深圳市政府《关于加快深圳市高端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以发展八大高端服务业为战略重点,其中“现代物流”位列第二,受到深圳市政府高度重视。推动深圳市现代物流业向高端迈进,从而带动深圳高端服务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作为深圳市支柱产业之一的现代物流业,成为深圳今后发展高端服务业的重点内容之一。深圳市交通局、物流办等相关物流主管部门,在不断支持深圳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础上,2007年加大扶持力度,创新发展思路,为现代物流迈向高端铺路。
物流业“高起点”发力经过近年来快速、健康发展,深圳物流业已夯实发展的坚实基础,并具备向更高端发展的“高起点”。深圳市不断为物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硬件环境,先后出台《深圳市“十五”及2015年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关于加快发展深圳现代物流业的若干意见》、《重点物流企业认定管理暂行办法》、《深圳物流十一五发展规划》等,这些政策在不断变化的形势下犹如一个个风向标,理清现代物流的发展思路,体现政府做大做强物流业之决心,让物流企业看到未来深圳物流业的发展方向。
除政策引导外,政府在园区建设、重点企业认定、信息平台建设、行业协会指导等多方面均有所动作,使物流业在各方面实现质的飞跃。政府加快六大物流园区建设,前海湾物流园区全面启动;认定一批重点物流项目和重点物流企业;资金物流企业,对20多家物流企业给予专项资金资助,累计金额近5000万元;信息平台建设取得新的进展;物流工作体系得以完善、行业统计数据定期发布;同时,加强对行业协会的指导,协助成功举办首届供博会。这些不断强化的措施,使深圳物流业得以不断向高端迈进。因此,作为高端服务产业之一的现代物流业将赢在“高起点”上。
为适应深圳市现代物流业向高端服务业发展的需要,2007年及今后一段时间,深圳市将采取各项措施,加大对物流业的推动力度。一方面,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累计近5000万元资助资金的基础上,将加大金额投入,拓宽扶持内容。另一方面,积极营造良好的产业环境。除引进国际物流巨头外,还将促进求本土物流企业与外资巨头合作,将深圳建设成为全球性、国际化供应链枢纽城市。同时营造创新服务氛围,政府将继续开展深圳物流服务创新奖的评定工作。第三,促进形成高端企业群。通过培育高端物流企业,形成产生“龙头示范效应”,从而带动整体物流产业升级,将深圳打造成为华南供应链服务基地,并鼓励或促成生产型、商业型企业与本地物流企业定向合作,催生供应链一体化的物流需求。第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搭建高端服务发展的平台。在信息平台建设方面,将针对目前物流信息技术跟不上物流业发展需求的现状,加大信息技术支持,运作公共平台项目,完善信息平台建设,并积极推动电子口岸发展建设。同时,将在现有六大物流园区基础上,进一步建设大铲湾港口物流园和宝安、龙岗两个区级配送物流中心,弱化园区的绝对空间约束,发挥保税区、区港联动区的报税物流中心作用,探索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过渡的可能性。
现代物流将现“五高”特征,政府旗帜鲜明地提出发展高端服务业,这为现代物流提供快速发展的契机。未来深圳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核心,将具有高附加值、高效益、高技术含量、高素质人才和高环保低消耗等“五高”特征,这一发展方向契合深圳发展高端服务业所提出的要求。“五高”特征是指深圳市现代物流业在发展中将加强自身业务能力,着力开发高附加值业务,培养高附加值产品。同时,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达,以信息技术化武装物流产业可谓“近水楼台”,未来发展物流业应注重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技术、通信技术以及各种新技术在物流业中的推广与应用,以使物流业具备高技术含量。
人才是物流业打造软环境的重中之重,吸引并培养高素质人才将成为物流业竞争的软实力。另外,高环保低消耗是未来物流业走向高端的必然趋势,也是物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必然要求。在现代物流业具备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素质人才和高环保低消耗等特征,才能符合高效益的产业要求。
(二)浙江发展相对环保水上运输
作为全国煤炭、铁矿和石油主要转运地的浙江省,“十一五”期间,将投入377亿元建设港口、航道等水运基础设施,用更加节约土地和燃油的方式发展交通运输业。
正在疏浚中的杭州――宁波运河段于2007年年底竣工,届时京杭大运河将直接与宁波港相通,海运到港的集装箱可以选择集装箱卡车走高速公路,也可以选择水路运输进入长三角腹地。
到2010年,浙江将有包括杭州――宁波运河在内的1000公里高等级内河航道,这些航道跟高速公路网一样,与上海港和宁波港直接相连,成为长三角航运中心的内河集装箱运输通道。与此同时,浙江还将建设运河沿线港口和一系列内河集装箱码头、散杂货码头,用水运来分担陆上交通的压力。
浙江省高速公路网十分发达,但内河航运投入不足,发展相对滞后。浙江省在强化沿海港口建设的同时,“十一五”期间将重点整治内河航道,以构筑一张河海相连、四通八达的水陆运输网。
与航运、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相比,水运占用土地资源最少,能耗则是火车的三分之一,公路的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污染物的排放量也大大低于其他运输方式。浙江省积极发展水路运输,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为交通业节能减排提供新方式。
三、仓储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通过资本运营不断扩大布局
当前物流产业发展形势是:自我国“物流热”兴起以来,全国优质物流资产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而到现在已逐步开始向内地物流业发展,通过直接投资或者资本运营等方式整合内地资产,对优化物流网点布局、提高优势公司盈利能力大有裨益。
以仓储业龙头中储股份公司为例,在不断进行资本收购后,将进一步强化其在内地物流网店布局,使其更加科学合理,增强同业竞争实力,同时也标志着中储公司物流资产整体上市计划向前迈进一大步,收购完成后,上市公司将拥有母公司80%的物流资产和超过50%的土地资产。
此外,对仓储类型物流企业,银行信贷还有客户的地产资源作为担保,无疑降低授信风险,因此相比其他类型物流企业,对仓储企业的放贷更有保障。比如,中储股份目前除3个新建项目以外,目前已增加仓储面积91.52万平方米,货物吞吐量476.07万吨。拥有713万平方米的工业用地,而中储公司仍留有590万平方米的土地未注入或租赁给公司。
(二)仓储业集中度分析
以往受体制影响,大多企业都是“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模式,全社会的物流职能并没有实现专业化,而目前,伴随改革开放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物流中的很大比例将转包给或直接剥离为物流企业。行业集中度将有大幅提高。
不仅仅是央企被剥离的物流资产,整合集中度低的物流行业内部,也将是一大趋势。目前,我国物流市场异常混乱,无序竞争、价格纠纷等诸多问题及待解决,急需行业规则的健全和内部整合。作为中国最大的仓储型物流企业,中储公司在中国物流市场仅有5%的份额,行业集中度之低可见一斑。
银行把握信贷机会可重点关注央企之间的物流资源重新配置。一是央企基本是行业内部的领先企业,其经营绩效水平、企业规模都处于全国优势地位;二是央企明显会具有地方企业不具备的政策扶持优势和可靠的信用。三是,目前央企都是大而全的一体化公司,业务种类繁杂,几乎每家央企都有自己的物流、学校等资产,此前,国家通过一系列措施,已将具有社会功能的学校、派出所等机构剥离给地方,余下的物流等资产还有待剥离。按照国资委的计划,如果央企不能进入行业前三,其主业将被前三央企整合重组,而其辅业将分别重组到相关行业前三央企中去。如果此项计划实施,一些未进入前三央企拥有的物流资产势必会被剥离出来,而物流行业业内央企将是最好的落脚点。
例如,中储公司通过旗下中国诚通集团,吸收和整合其他央企剥离出的物流资产,待其培育成熟后再行注入中储股份上市。目前已对中国唱片总公司实施整体托管,开始在央企重整中发挥作用。不过,由于阻力较大,尽管中储公司与多家拥有物流资产的央企接触过,但整合事宜一直进展缓慢。
四、中央资金将扶持粮食物流重点项目
从2007年开始利用中央预算内资金对粮食物流的重点项目给予支持。增强国家对粮食市场的应急调控能力,从2007年开始组织实施粮食现代物流建设项目。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2007年粮食现代物流建设项目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投资计划1亿元,对服务于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的重要物流通道和物流节点上的散粮中转库等项目给予投资支持。
发展粮食现代物流的主要内容是推进粮食由包粮运输向散储、散运、散装、散卸“四散化”运输的变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7年8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15年,建成全国主要散粮物流通道和散粮物流节点,将全国原粮运输中散粮比例由目前的15%提高到55%,国内跨省流通量中散粮流通比例由目前的20%提高到80%,基本实现主要跨省粮食物流通道的散储、散运、散装、散卸和整个流通环节的供应链管理,形成现代化的粮食物流体系,增强国家对粮食市场的应急调控能力。
发展粮食现代物流要注重整合现有资源,制定鼓励散粮运输发展的政策,充分调动企业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发展粮食现代物流的主要任务是建设东北主产区粮食流出、黄淮海主产区小麦流出、长江中下游稻穀流出和玉米流入、华东沿海主销区粮食流入、华南主销区粮食流入和京津主销区粮食流入等六大跨省粮食物流通道,完善全国主要粮食物流节点,推广散粮运输方式,加强散粮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物流的组织化程度,推动散粮运输技术设备研发和标准化工作。
五、电力大件运输市场动态
(一)运输行业标准开始实施
《电力大件运输规范》作为电力行业标准,自2007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电力大件运输规范》为十条115款,25千字。主要内容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分级、承运企业的基本规定、运输项目组织机构几职责、运输作业流程、前期准备、组织实施、项目总结以及附录性资料4件。
(二)行业标准将引导市场规范
《电力大件运输规范》是一部大件运输作业指导书,是运输企业安全、质量和优质服务的行为准则,是检查、对照大件运输业务运作得当与否的一面镜子。
《电力大件运输规范》将进一步规范电力运输市场和运输企业经营行为;必将进一步提高运输企业的自律意识;必将进一步提高规范安全生产、优质服务的行为准则;必将进一步提升电力大件运输在电力生产建设中的服务地位和保障作用。
(三)行业内重点企业分析
浙江速达大件运输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广西南宁超巨运输有限公司、中铁特货大件运输有限公司、长航凤凰股份有限公司大件运输分公司、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上海中远重大件运输有限公司、渤海石油运输公司、四川德阳万路运业有限公司、昆明中远物流有限公司、重庆新一代吊装运输公司、常州捷佳大件运输公司等十一个单位,分别就“贯彻标准、创新管理、促进企业科学发展”、“注重细节、为电力大件运输保驾护航”、“规范作业程序、保证大件运输安全”、“安全质量是大件运输企业的生命线”等进行摸索、开拓。
资讯排行
- 促进外贸稳定增长 持续推动经济回升向好
- 中铁物贸大宗商品在线交易平台
- 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交通运输全链条发力 推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 重庆上线国际贸易数字平台 精准撮合供需双方
- 地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韧性增强
- 关于申报2025年度“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技创新成就奖”、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技创新青年
- 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 有效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 突破43万亿元!2024年我国外贸规模再创新高
- 第九期现代物流与供应链智库论坛暨2024年现代物流与供应链发展报告启动会在京召开
- 智能引领绿色物流新时代,比亚迪叉车经销商大会盛大召开
- 摸清“家底” 把脉经济——从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看中国经济新活力
- 中物联召开2024年度年终总结暨表彰大会
- 蔡进会见湖南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尹国杰一行
- 稳步提升交通物流运行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