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国家经贸委贸易市场局高级经济师门晓伟近期称,尽管近两年“物流热”在我国蓬勃兴起,但总体上看,我国的物流产业还处于由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的初级阶段。我国物流发展有以下主要特点是:
一、全社会的物流活动仍以企业物流为主,专业化、社会化的物流需求尚未形成规模。
据有关方面调查,在我国的工业企业中,原材料物流的36%和46%是由企业自身和供应商承担的,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的仅占18%;产成品物流中,由企业自理或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共同完成的比例分别是24.1%和59.8%,完全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的仅占16.1%。这种以自我服务为主、自成体系的物流模式,是制约我国物流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
二、物流服务仍以传统业务和方式为主,但系统化、全程化的物流开始出现。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进入我国市场的外资企业在带来投资和技术的同时,也带来了现代物流的新理念,为我国的专业化、社会化物流市场培植了第一批需求。国内一些由传统的运输、储运及商贸批发企业转型而来的物流企业,也依托原有的业务基础,拓展和延伸物流服务,服务对象也多是外资企业。值得关注的是近些年出现的为数不多的新兴的专业物流公司,这类企业多为民营,服务对象也多是外资企业,规模虽然不是很大,但机制灵活,经营理念先进,管理模式科学,服务手段多样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表现出强盛的发展势头。从服务内容和方式看,我国的物流企业中大多数仍以局部的、分段的物流服务为主,能够提供全过程物流服务的企业仍然不多。
三、多种所有制结构初步形成,但在一些重要领域中以国有资本为主的单一产权结构仍未打破,降低了物流领域的竞争活力。
我国的物流产业作为应该充分竞争的领域,改革开放以来投资主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直以国有资本为主的公路运输、水上运输以及仓储等行业,率先实现了市场化改造,已经形成各种经济成分相互竞争又相互补充的格局。这些改革增强了我国物流业的活力,促进了物流产业的发展。但当前铁路、民航以及与物流密切相关的电信业等重要行业引进多元投资主体的改革明显滞后,国有企业固有的体制僵化、机制不活的弊病还没有完全解决,面对入世后国际物流集团的竞争,这些企业的压力是不言而喻的。而国有企业又占有其他企业所不可企及的雄厚的物流资源,有些资源是垄断性的占有,这对物流产业引入竞争机制是很不利的。
四、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发展初具规模,但总体上看,物流设施的现代化和物流技术的应用水平还不高。
与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物流设施与技术水平仍有很大的差距。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总体规模小,按国土面积和人口计算的运输网络密度仅为美国的19.6%、德国的9%、印度的25%和巴西的71%,不仅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物流集散和储运设施不足,能够有效连接不同运输方式的大型综合货运枢纽和服务于区域经济或城市内部的各种物流基地、物流中心建设明显滞后,物流标准化程度低,不同运输方式的装备和物流器具之间的标准都不一致,影响各种物流功能和要素之间的有效衔接与协调发展,影响物流效率的提高。
五、物流产业的发展日益引起重视,正在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热点,但体制障碍短时期内难以克服。
当前,我国物流产业发展面临的一个主要的障碍是现行的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如对运输的管理是按不同运输方式划分由不同的部门管理的,每个部门又都自成体系地实行层级管理,使得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权利和责任存在交叉和重复,难以有效合作和协调;又由于实行“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各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划也都是自成一统,地区封锁、市场分割成为阻碍物流产业发展的另一大顽症。这种体制弊病是与现代物流应有的跨区域、跨行业、网络化的特征格格不入的,它直接导致了各种存量物流要素的分散和难以整合,影响以多式联运为基础的各种物流服务的发展,使得各种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缺乏必要的协调,导致大量的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造成物流资源的浪费。而从体制上解决条块分割的问题,创造统一的物流市场还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
加快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针对物流业发展中的问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近期提出了以下加快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建立物流业的统一协调管理机构
建议由国家有关经济综合部门牵头,交通、铁路、内贸、外经贸等有关部门参加,建立一个物流业管理机构,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多个交通部门、流通主管部门和行业的工作,制定规范的物流产业发展政策措施。
二、统一规划物流业发展
由于现代物流是涉及交通运输、代理服务、仓储管理、加工配送、信息网络、营销策划等多行业的综合性产业,为此必须做好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包括国家的物流发展规划,地区性的物流发展规划,口岸物流发展规划等。否则将会造成市场混乱。
制定全国的物流规划是当务之急。建议国家尽快研究制定全国物流业发展的近期、中期和长期规划。
三、整合物流资源
现代物流业具有社会化、系统化、网络化的特点,对各种物流功能、要素进行整合是发展现代物流业首当其冲的问题。
进行资产重组,通过重组、兼并与联合向集约化与协同化发展。新组成的物流企业将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及时准确地掌握物流动态信息,协调物流网点,构筑起本公司全球一体化的物流网络,最大限度地节省时间和费用,以赢得竞争优势,为货主提供优质服务。建立战略联盟。同一经济区域中的企业可以将各自独特的企业资源整合为一体,实现互补和共享,并使优势企业形成规模化经营,降低其运作成本。
对相互联系、分工协作的整个产业链进行整合,形成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社会化的物流系统,使物流活动逐步从生产、交易和消费过程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专业化的、由独立的经济组织承担的新型经济活动。
四、规范市场准入改进市场监管
修订和完善物流法律法规体系,制订并完善管理实施细则,堵塞管理漏洞,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能力。 扩大监控力度。剥离低效的物流部门,逐步实现企业物流活动的社会化,为物流产业发展培育广泛而坚实的市场需求。 建立市场准入制度,限制不合格者进入物流市场,控制恶性竞争。
五、发展龙头物流企业
发展现代物流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难以在全社会范围内同步实现。可先选择重点企业进行试点,培养一批龙头物流企业,在龙头物流企业的带动下,全面推进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快速、稳定、健康发展。
六、推进物流标准化进程
物流标准的不统一已成为制约我国物流业向规范化、高效化发展并与国际接轨的一大障碍。因此,必须加快推进物流标准化进程。
七、出台物流发展的扶持政策
加大投资进行物流基础设施的改造和新建;放宽物流技术装备更新的融资政策和物流基地的土地使用政策;调整物流服务及运输价格政策以及工商登记管理政策;放松对运输行业的管制,鼓励竞争;鼓励从事运输服务、仓储服务、货运代理服务和批发配送业务的企业围绕市场需求,延伸物流服务范围和领域,逐渐成为部分或全程物流服务的供应者;在规范市场准入标准基础上,鼓励多元化投资主体进入物流服务市场等等。
八、加快物流信息化进程
引导企业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加强条形码(bc)、全面质量管理(tqm)、电子数据交换(edi)、管理信息系统(mis)、射频技术(rf)、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弹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制造资源计划(mrp)、企业资源计划(erp)以及供应链管理等物流理论和技术等在物流企业和广大工商企业内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全面提高企业的信息管理水平。
推进网上物流信息和商务平台的建设。利用网络技术将物流企业散布在不同区域的服务网点联结起来,改变有点无网、有网无流的状况,形成物流服务平台。以物流战略的发展为依据,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计算机软件的研发。对物流信息资源进行管理。如设计物流产业统计核算的指标体系,确定核算的方法,建立统计报告的格式和程序制度,定期发布物流产业的统计信息等。
九、加强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
据预测,我国的高级物流管理人才到2010年需求为30万人左右。必须全方位培养物流专业化人才。
资讯排行
- 马增荣会见中都物流党委书记、董事长张雪梅一行
- 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中铁物贸大宗商品在线交易平台
- 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 有效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 数智赋能促转型,创新驱动谋发展——“智慧仓储”助力打造现代化供应链管理体系
- 交通运输全链条发力 推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 全国数据工作会议提出 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工程
- 稳中有进!2024年中国制造“成绩单”新鲜出炉
- 多地稳外贸稳外资打出“组合拳”
- 全国首列全程时刻表绿色跨境电商专列发车
- 浙江加速交通设施数字化转型
- 促进外贸稳定增长 持续推动经济回升向好
- 中铁物贸大宗商品在线交易平台
- 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交通运输全链条发力 推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