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盛斌在论坛上表示,中国在服务贸易自由化方面还是有一定的空间的,尽管我们在入市的时候做出的承诺比其他的发展中国家还是比较大的,比如我们的金融、电信这方面做的承诺超过了其他的国家,但是仍然有很大的空间。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盛斌
2012年7月6日下午,由清华管理评论主办的“中国开放新阶段高峰论坛”在清华经管学院举行,此次论坛的主题是“WTO多边开放与区域经济合作”。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盛斌在论坛上表示,中国在服务贸易自由化方面还是有一定的空间的,尽管我们在入市的时候做出的承诺比其他的发展中国家还是比较大的,比如我们的金融、电信这方面做的承诺超过了其他的国家,但是仍然有很大的空间。
以下为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盛斌的演讲实录:
盛斌:各位嘉宾、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有这样的机会跟我们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进行交流,也感谢主办方对我的邀请。今天想讲一下关于中国贸易自由化和未来贸易改革这样的议题。一个总体的背景在中国陆续10多年了,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上加入WTO确实是非常里程碑的事情,在整个90年代,中国市场化进程和中国入市的进程是交织在一起的,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不但承受了较大的国际压力,加入WTO这样的事件也给我们市场化改革提供了非常明确的目标和路径。在十八大以前,我们学术界,我们媒体,我们的政策界都在广泛的讨论在下一个阶段,中国如何来进行深化改革开放,也体现了对未来的领导很多的期许。在这样时期特殊背景下,这次会议如何深化改革开放来建立新阶段为主题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我今天的演讲主要谈两个问题;一,对我们过去中国的贸易形势,从政策的层面来进行贸易自由化进行一个总体的评估;第二个根据现代的新的战略目标,根据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学理论新的发展,能够提出构建新的贸易竞争力的政策体系框架;以及相应的具体措施。中国在过去10年当中,贸易获得了惊人的发展,成为了世界贸易的大国,这是我们获得的主要的成绩。在这样的增长过程中也形成了独特的贸易增长的特征,我们叫城市化的特征。我们归结起来讲有五个方面;一是依靠数量的扩张;而不是靠质量提高,也不是靠贸易品种的增长,也不是完全靠地区和产品的多元化的增长,在我们学术领域主要叫作集约边际增长,中国在新型国内生产体系中已经成为重要的角色,特别在东亚国际分工体系中作用是非常独特的。中国和其他国家在中间产品贸易上往来不断增加,我们垂直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但是在中国所创造的出口增加值的比重仍然不是很高。WTO正在进行这样的研究来估算以增加值的方式估算各国的出口贸易额。中国对贸易的主题主要是加工贸易,加工贸易的主体主要是外资企业,中国在这样贸易格局中获得了巨大的贸易盈余顺差,但是利润很多跑到外国人手中。
第三,中国出口贸易量获得了很大发展。但是产品本身的技术复杂度不高。所以有的时候,我们从统计上认为出口的最终产品是高科技产品,但是我们只是完成了高科技产品在最后加工组装的环节。最后一个特征是我们的贸易条件在中长期中出现的明显的恶化趋势。我们要出口更多的商品才能换回原来的进口商品,我们总结起来,中国的贸易特征是依靠数量扩张,价格竞争,中间产品大部分投入,低附加值的创造,以及依靠外资企业来进行生产和加工这样的基本模式。
这样贸易模式跟我们中国传统在30年中所依赖的经济增长模式紧密相连的,所以现在我们讲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国外更愿意用“再平衡”这样的词,都是讲中国未来要面临经济转型,我们贸易转型是离不开经济转型大的环境和制度背景的。所以从本质上说,中国的增长模式主要是依靠在高储蓄率支持下的资本运行,工业主导的出口驱动的外向型经济,我们描绘了中国传统增长模式的主要的特征,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就不再一一的进行描述了。在金融危机以后,我们的贸易我们的经济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对我们经济发展的速度有了一个冲击,没有这样的冲击我们不能对我们传统的经济体制,就像人身体体制一样能够痛定思痛,做出深刻的反省来决定经济转型和变革。如果对我们贸易发展战略进行一个简单的划分和回顾的话,大家从这个图中可以看出这样的几个阶段;
在加入WTO之前,90年代进行贸易自由化和市场化改革之前,中国主要是以提供了政策激励方式来发展我们的贸易。从早期的进口替代,到进口替代中国导向共同结合,以及到出口导向。WTO最重要的是使贸易自由化这样的概念进入经济决策的层面。所以从而使我们整个经贸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金融危机以后,中国的贸易发展战略就更需要从一种向内外需求来相互协调,进出口平衡与可持续发展友好型的模式转变,同时使我们储蓄和投资更加平衡,同时使我们贸易政策和其他的相关政策能够更有机结合起来,在共同的框架下来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入市以后中国贸易政策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1—2005年,第二是2006—2008年,第三是2008年到现在,我们把这个阶段中从贸易法律法规体系,出口政策、进口政策、知识产权和汇率过程中主要方面进行了总结和描述,概括起来说,三个阶段重心不一样,第一个阶段全面和切实旅行了入市承诺,有力推进了规则导向的经济市场化与贸易自由化,使经济法律法规体系与政策管理透明度显著提高。我们这里有一个行政许可法,这是非常重要的。你要知道政府这样的政策决策的过程是什么,如果我有了问题,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渠道来进行诉求。第二个阶段从06年到2008年,这个阶段我们主要是国内有通货膨胀,有经济过热的情况。为了促进增长方式的转变,减少贸易盈余给我们带来的国际压力我们对贸易政策进行了调整,由进口转向出口,对部分出口产品来进行限制。
第三个阶段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到现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对我们国内造成的增长和就业的冲击,采取了逐步稳定外需,同时要逐步纠正对外失衡这样的贸易政策。所以这个阶段中是两个目标;不能使外需下降太大,对我们造成严重的冲击,08年刚开始那样,对外贸易责任的势头是直线下降,同时也要逐步的去纠正对外贸易的失衡。
从政策层面上说,入市以后中国贸易政策变化有这样的趋势和特点;第一,我们在入市头五年中,严格遵守了WTO的协定和承诺,有序的来进行贸易自由化的改革。但是从05年以后,客观的说,这样的贸易自由化的步伐有所放缓,比如说在我们PPT中关于中国进口关税变化从05年以后就没有太大的变化,不管从平均约束关税还是实际关税,因为我们这两个方式基本上差不多,我们把实际关税和约束关税定的是一样的。应该是前几天中国WTO刚刚公布了对中国第三轮的税率,我还没有把最新的资料充实到这个当中去。总体来说,前两次每两年进行的评估对我们是相当肯定的,这个过程中也看到了这样的明显的趋势,我们贸易自由化的情况来看,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中国在多哈回合中所做的初始承诺,以及在上一次谈判过程中所做的承诺,以及实际贸易自由化做的承诺之间的比较,把这个图放在这主要的意思是想表明,和中国所处的收入主义相比,中国在服务贸易自由化方面还是有一定的空间的,尽管我们在入市的时候做出的承诺比其他的发展中国家还是比较大的,比如我们的金融、电信这方面做的承诺超过了其他的国家,但是仍然有很大的空间。
本文由转载,并不代表万联网观点
资讯排行
- 促进外贸稳定增长 持续推动经济回升向好
- 中铁物贸大宗商品在线交易平台
- 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交通运输全链条发力 推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 重庆上线国际贸易数字平台 精准撮合供需双方
- 地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韧性增强
- 关于申报2025年度“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技创新成就奖”、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技创新青年
- 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 有效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 突破43万亿元!2024年我国外贸规模再创新高
- 第九期现代物流与供应链智库论坛暨2024年现代物流与供应链发展报告启动会在京召开
- 智能引领绿色物流新时代,比亚迪叉车经销商大会盛大召开
- 摸清“家底” 把脉经济——从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看中国经济新活力
- 中物联召开2024年度年终总结暨表彰大会
- 蔡进会见湖南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尹国杰一行
- 稳步提升交通物流运行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