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口问题上,完全不应当产生悲观情绪。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消费高地,放弃中国产品进口,就等于放弃向中国出口产品。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其实也是中国出口能够继续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最强有力支撑。
随着11月份外贸进出口数据的公布,在9、10两个月连续“红火”以后,出口和进口再度出现“哑火”,相关各方不仅对完成任务全年10%的增长目标彻底失望,而且对未来的出口工作表现出了十分悲观的情绪。
与此同时,中国银行(601988,股吧)日前在京发布的2013年国内外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展望报告则预测,2013年我国经济面临的外部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经济增长动力将由“三驾马车”逐步转为“双轮驱动”,亦即出口将难以继续扮演拉动经济增长的角色。
笔者认为,出口工作出现的问题,更多的还是国际经济形势不佳、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阴霾迟迟不能离去造成的,而不是中国的外贸出口已经走到尽头。
也许有人会说,出口出现悲观情绪,也并不完全是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内形势的变化也是十分重要的方面。因为,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环境保护日益严厉,也是造成出口工作难度加大的重要原因。正是内外因素的交错影响、共同作用,才在出口问题上出现了悲观情绪。
这或许有一定道理,但决不是可以接受的道理。理由是,虽然出口工作遇到了瓶颈,甚至可以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但是,就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以及中国经济发展的要求来看,出口并没有走进死胡同,更没有走到尽头。对出口工作,应当反思,而不是悲观。
其实,在出口问题上,早在若干年前,有关的专家、学者,包括一些实际工作者就一直呼吁,应当居安思危,而不要一味地依靠劳动力红利和对资源等的过度使用维持速度的需要,也不要永远将自己当做靠“租金”生活的房东,而应当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但是,所有的呼吁、建议,甚至呐喊,都淹没在外贸出口“高速度”、“高增长”带来的快感之中了。政府没有重视,相关职能部门更是麻木不仁。从政策引导到资金扶持,从资源配置到产业规划,几乎都是重复同一个节奏数量、速度,而完全不顾质量和效益。尤其值得警觉的是,面对外汇储备持续快速的增长,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竟然全然不知这其实也是一种风险、一种代价、一种枷锁,而是完全陶醉于数据的幸福和喜悦之中,把中国用廉价劳动力、资源过度消耗换来的外汇,当做一种资本、一种政绩,百般宣传,百般自我欣赏。
中国的出口工作,已经被某些方面的利益需要,完全异化和绑架了,以至于当世界经济形势出现变化时,中国在出口问题上有点束手无策,毫无应对之法。
相反,如果在出口问题上,我们能够未雨绸缪,早一点采取应对之策,早一点实现出口转型,也就不可能出现今天这样的现象。
问题就出在我们始终没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在“劳动力红利”问题上,我们只看到了“廉价”的作用,而没有看到提高劳动者素质也是一种“红利”。绝大多数企业追求的都是“廉价红利”;在资源消耗问题上,只看到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面,而没有看到资源有被消耗完的一面。以至于在资源利用和消耗问题上,没有好好地思考过如何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利用水平;在引进外资方面,则过度在乎“制造高地”的作用,始终强调中国是世界制造业的转移重心之一,而没有考虑如何从“制造高地”转向“创造高地”,没有考虑如何从低端制造转向高端制造等等。这些方面,原本应当成为我们抵御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的资本,现在却成了负担。这应当引起反思,更应当成为今后出口工作乃至经济工作的一种教训。
对中国来说,在出口问题上,完全不应当产生悲观情绪。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消费高地,放弃中国产品进口,就等于放弃向中国出口产品。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其实也是中国出口能够继续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最强有力支撑。中国不会再实行闭关自守的政策,发达国家也不会逼迫中国进行闭关自守。“双赢”是未来中国进出口工作的主要筹码。
中国需要做的,首先,要调整出口产品结构。“万双皮鞋换一架飞机”的出口战略,已经不能再重复。中国可以保留一些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不高的产品,但比重必须下降,且要逐年下降。取而代之的,应当是科技含量较高、有较高附加值的产品。
第二,回报价值很低的“房东经济”不能再唱主角。中国可以继续做“房东”,但不能发展回报价值很低的“房东经济”。中国的“房东”要做出“主人”的样子来,要让能够给“房东”带来高收益、高回报的“租房者”进来。加工费要拿,技术分成、销售分成等也要拿。只想支付加工费的“租房者”,要坚决堵在外面,不让其进门。
第三,出口政策不能再洒“花露水”,要鼓励出口企业转型升级。过去在出口问题上,用“一刀切”、“洒花露水”式的政策扶持方式,并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因为,当时的环境需要我们这样做,也可以这样做。但是,如果现在仍然采用这样的方式,就有问题了。所以,必须调整出口策略,在政策上扶持那些有国际竞争力、有技术竞争力、有附加值竞争力的企业,迫使企业转型升级,提高科技含量,提升附加值。这既是战术,也是战略。
第四,应对贸易保护要列入出口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减少中国产品出口的人为阻力。中国产品在出口方面将受到更多的阻力和抵抗,这是必然的。但是,不是没有办法的。前提是,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企业,要早做准备,主动出击,而不是被动应对。譬如在华为、中兴、三一等企业出口问题,既然欧美发达国家能够动用“国家机器”,中国为什么不能呢?
第五,外贸进出口必须保持平衡,进口力度要加大。持续的贸易顺差,在金融危机中已让中国利益严重受损。今后若干年,中国要在贸易平衡方面作更多的研究和分析。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利用庞大的消费市场,将前沿技术、高端装备制造、高科技含量产品等的进口结合起来,进行进出口互换,或者说交易。不然,要对产品进口作出一定的限制与约束。只有这样,中国的贸易平衡才有基础,中国的出口产品才会提升档次与水平。
总之,在出口问题上,只能反思,不能悲观。悲观只会让中国的出口工作更加被动,更加陷入困境。
资讯排行
- 马增荣会见中都物流党委书记、董事长张雪梅一行
- 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中铁物贸大宗商品在线交易平台
- 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 有效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 数智赋能促转型,创新驱动谋发展——“智慧仓储”助力打造现代化供应链管理体系
- 交通运输全链条发力 推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 全国数据工作会议提出 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工程
- 稳中有进!2024年中国制造“成绩单”新鲜出炉
- 多地稳外贸稳外资打出“组合拳”
- 全国首列全程时刻表绿色跨境电商专列发车
- 浙江加速交通设施数字化转型
- 促进外贸稳定增长 持续推动经济回升向好
- 中铁物贸大宗商品在线交易平台
- 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交通运输全链条发力 推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