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水联运正式步入了“快车道”。据预计,“十二五”期间,全国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将累计达到1453万标准箱。
随着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长江中上游地区将迎来新一轮的跨越发展,对物资运输通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单纯的“水水联运”或铁路运输已难以满足对时间和成本的要求,寻求一种更经济、更快捷、更安全、更环保的运输通道和载体尤为迫切。铁水联运无疑是符合这一要求。本报特推出“长江中上游铁水联运探寻之路”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黄金5年 呼唤高效物流支撑
国务院出台的《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提出,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优先位置。随着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未来5年,中西部地区将迎来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黄金5年”,物资进出日益频繁,构建畅通、高效、绿色、经济的东西部运输大通道迫在眉睫。
然而,中国的物流成本高,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目前中国80%以上的货物运输仍然依赖于公路,而公路、铁路、水运、航空之间的联网运输能力很差,这也是导致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数据显示,我国港口集疏的运输方式主要是公路,占比高达84%。水运给沿海港口喂给货源占了14%,铁路集疏港的只有2%。而发达国家港口和铁路衔接运输比例达30%左右,美国甚至达到40%,就连印度的铁水联运也达到25%。
实施铁水联运,做大物流业,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需要,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所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把握竞争优势的有效方式,是经济持续发展的有效战略选择。
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铁水联运无疑是最佳的物流选择。货轮与铁路间无缝衔接,中途无须公路中转,充分发挥运量大、中间环节少,受恶劣天气影响小的优势。这种“门对门”高效而又经济的物流服务对于中西部地区,不仅意味着开放环境的改善,更意味着以物流成本为主要组成部分的交易成本的降低。尤其在生产要素成本紧缺、人力成本不断提高的今天,降低交易成本对提升区域竞争力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
结构调整 铁水联运优势互补
长期以来,铁路、水运、公路、民航等运输部门,为了提高各自企业的经济效益,使本来可以相互联运,相互获得经济利益的好事“溜走”,让物流增加了不少成本,还增加了能源的排放,这与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相违背。
被列为交通运输部“十二五”期水运结构调整九大措施之一的集装箱铁水联运,将建立起“一次装箱、一箱到底、全程服务”的运营模式,推行全程单证定制和一票到底,实现一次托运、一次计费、一份单证、一次保险。
与公路运输相比,国际集装箱采用铁水联运的运输方式,物流成本可节约20%—40%。在我国物流成本每降低一个百分点,就可以增加1300亿元左右的社会效益。
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局长宋德星表示,加快发展铁水联运,一方面有利于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优化运输通道布局和运输结构,完善综合运输体系,加强水陆口岸功能衔接、实现货物运输无缝衔接,更好地发挥铁路、水路运输对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的支撑保障作用。
另一方面,有利于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要求,对于加快转变运输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加快铁水联运发展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资讯排行
- 马增荣会见中都物流党委书记、董事长张雪梅一行
- 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中铁物贸大宗商品在线交易平台
- 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 有效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 数智赋能促转型,创新驱动谋发展——“智慧仓储”助力打造现代化供应链管理体系
- 交通运输全链条发力 推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 全国数据工作会议提出 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工程
- 稳中有进!2024年中国制造“成绩单”新鲜出炉
- 多地稳外贸稳外资打出“组合拳”
- 全国首列全程时刻表绿色跨境电商专列发车
- 浙江加速交通设施数字化转型
- 促进外贸稳定增长 持续推动经济回升向好
- 中铁物贸大宗商品在线交易平台
- 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交通运输全链条发力 推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